- 万春;赖国毅;
社会事业科技是相对服务于生产和经济发展而言的科技。文章在分析当前社会科技发展呈现的趋势基础上指出了成都市社会事业科技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社会科技尚未成为独立的科研领域;科技经费来源单一;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人才结构不合理,流失严重;产出效益难以评估。并据此提出了5条对策建议:明确公共财政的分类标准,建立公共财政科技投入模式;充分发挥市场的调配作用,形成多层次的科技投入格局;运用各种财政手段和"拟成果购买制"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格局;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积极吸纳国内外各种科技贷款和民间科技捐助,并建立多渠道的风险投资机制;构建社会科技公共研发平台。
2010年01期 No.127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刘金彬;
公允价值会计代表着财务会计未来的发展方向,但会计实践中存在的对公允价值的滥用、误用以及公允价值会计自身存在的顺周期效应等问题却阻碍其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次贷危机中遭遇"信任危机"的缘由,并通过对公允价值本质的重新认识,以及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演变与实践应用历程的回顾与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并趋利避害地应用公允价值会计的建议。
2010年01期 No.127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袁永发;
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创业资金不足、政府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及其配套措施,优化政府公共服务、提供资金信贷支持等,努力开创"农民工返乡创业潮"的局面。
2010年01期 No.127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文章;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当前我国城市环境明显改善,但农村环境持续恶化。本文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城乡环境保护存在法律、体制、监管和投入等方面的差距,导致农村环保受重视的程度较低,影响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建设。
2010年01期 No.127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吴敏;
农村地区一直是中华民族主要聚居地。如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农村产生了巨大冲击,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农村面貌。传统农村民居聚落景观开始消失,而统一规划的新建农村聚落却出现了平庸无味、千村一色的状况。盲目的城市化和忽视乡土文化是造成农村景观破坏的主要原因。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村景观的传承性、完整性和文化特色,营造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才能促进城市街区、农村社会可持续协调地科学发展。
2010年01期 No.127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罗明;
相对于文化产业"工业化方式"的产品生产,文化产业的"原创精神生产"是文化艺术创作主体的精神创造,是文化产业的产品大批量生产前的"原创生产"。对文化产业"原创精神生产"的"资助服务",应从行政化资源调配向社会化资源配置过渡,非商业营利服务与商业化服务同样重要。两种服务共同构成现实可行的资助机制,它直接关系到地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2010年01期 No.127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刘连青;
重新解读左拉的小说,对于了解、批判现实社会具有一定的意义。如果说萨加尔在左拉早期作品《贪欲》中的性格还比较单一和平面化,那么,在《金钱》中,萨加尔形象的立体性就更加明显了。萨加尔形象的非脸谱化,提高了读者艺术的审美兴奋。左拉对于人物形象性格和精神的多元表现,扩充了人们阅读过后的自由联想以及无穷回味。
2010年01期 No.127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马丹丹;
平行关系是国家谱系与社区空间发生关联的机制线索。然而,这个包围社区的外来的国家魅影,替换为户外的陌生的野鬼的造访,说是一种"国家的谱系学"。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野鬼是一种空间的中介,弥合了社区与国家之间的物理关系,人们在喂养、哺育的生育经验中既诓骗鬼,又招待鬼,直到将其送走……正如作者所说:驱邪仪式是一种精妙的精神艺术。驱邪仪式负担着责任与压力、威胁与恐惧,也许,与倮倮坡的人一同加入送行的路线,为的是接受特殊的仪式治疗,放开记忆之手。
2010年01期 No.127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曾小嘉;
《南天风雨》不是一本纪实作品,正如每个知青都有自己的"自传",《南天风雨》是陈德楹肚子里的故事。虚构是优秀作家努力争取的权利,虚构的能力是对作家才华的一个检验标志。谁的个体经历都难以涵盖一个社会走向、一次变革、一段命运撞击,甚至小到家庭矛盾。所有故事想说的,无非是种种可能性,可能性无限大,这就是作家的想象空间。
2010年01期 No.127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程建忠;
贾府四姐妹元、迎、探、惜四春,是作家满含激情、爱情和悲情精心塑造的艺术之花,虽然她们各有各的命运遭际和青春情怀,但由于她们生活在封建末世,生长在大厦将倾的封建贵族之家,生错了时代,开错了地方,所以等待着她们的,只能是被摧残、被践踏、被吞噬、被毁灭的悲剧命运。
2010年01期 No.127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6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杨茜;
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讲述了南方小镇上一位贵族老处女爱米丽的悲剧生活。本文从南方社会强烈的社区意识对女性人性的压抑、对传统的眷念与爱米丽追求个人幸福的个人主义表现之间的冲突来分析爱米丽的反叛人生。她强烈的自我和自主意识使她敢于自由选择,不屈不挠地与镇上的人对抗,为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作为一个女人所应有的追求幸福和爱情、自由和尊严的权利而做出大胆的抗争与反叛。
2010年01期 No.127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张娟;
知识分子题材在鲁迅小说创作中占到了很大的比重,鲁迅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体现着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性,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0年01期 No.127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8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路善全;
明代建阳书坊媒介生态下的文人群落由文人创作群落、文人刻印群落和文人传播群落组成。购买、征稿、组织创作等稿源渠道汇集了一支稿源队伍,组成了文人创作群落。文人刻印群落表现为家族性和绘、刻一体性的特点。文人传播群落主要包括建本白话小说的注解、评点者和序者,注解和评点者大多为书坊主本人,注解和评点的也是该书坊刻印的作品,注解和评点的目的主要表现出商业性、理论探讨性特点;序者以作者和刊印者队伍为主。
2010年01期 No.127 73-7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严铭;
本文的视角在于探讨南宋词人开拓词境的动力元素以及他们摒弃传统的生产手法。南宋词人运用登高望远、比兴寄托、选用词调等多种架构方式开辟了词学的新天地。
2010年01期 No.127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吴荻;
通过对苗族、瑶族、黎族、壮族等织锦蛙纹的造型、结构、色彩、象征意义、文化内涵等的分析,总结出各少数民族织锦中蛙纹的共同性和联系。
2010年01期 No.127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孔庆康;
动画并不是美术和影视直接结合的产物,它既是视听艺术,又是时间艺术,它的时空视域要远远大于现有的一般影视艺术,因而拥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动画影视能够将人类最纯真的埋在心灵深处的美好寄托和躲在头脑中躁动不安的幻想,变成"现实",由此表达影视动画中运动的独特之美。
2010年01期 No.127 82-8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清泉;
在政治更迭、文化变迁的大叙事中,小小的文字变化最能体现大时代的风貌。古有始皇帝威权下的"书同文",今有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旨在"汉字拉丁化"的"文字简化运动"。简化字与繁体字争议的背后,是政治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想交锋,或者说是中华历史文化断裂与传承的别一选择。周清泉先生关于"汉字简化方案"实施中的管见,因于当时话语权被肆意剥夺而无处表达,本刊编发该文,一是提供关于汉字简化的反思与总结,二是彰显学人发表独立见解的历史进步。
2010年01期 No.127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9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向仍东;
严复的译语话语系统在中国文化转型时期的贡献值得关注,其中对译语新词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从严复译语新词的种类、新词作用、严译新词与日译新词在中国的历史选择以及严复的译词被淘汰的原因等方面进行阐释。
2010年01期 No.127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杜晓文;
网络语言中的谐音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汉语字词谐音、英语词谐音、符号兼字词谐音。网络谐音语言具有简洁方便、形象传神的特点,更有利于信息广泛、快捷地传播。但是,随着网络语言的不断发展,谐音语言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合语言规范、语言混乱等现象屡见不鲜。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谐音语言现象也带给我们些许文化走向的思考。
2010年01期 No.127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 ] - 林玲;
通过对《祖堂集》中出现的唐代新复音词汇单位与《汉语大词典》作比对分析,从义项设立的角度来探讨《祖堂集》词汇研究对辞书编纂的意义和作用,以期能对唐代文献的阅读和词典的编纂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2010年01期 No.127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李新飞;
本文重点例举《汉语大词典》失收的今文《尚书》虞夏书语词共计33例,并运用传统的训诂方法对未收语词作力求详尽的训释。
2010年01期 No.127 100-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陈爱治;
基于维索尔伦(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理论,从语言顺应的四个方面(即语境关系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探讨了语用模糊的生成和理解及其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以期语言使用者能恰当地运用语用模糊,从而达到更为理想的语用效果。
2010年01期 No.127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5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叶瑞娟;
本文以一篇演讲词为范例,对其进行人际功能的意义分析,研究演讲者是如何成功地运用语言的人际功能来达到演讲目标的,旨在为竞选演讲词的撰写提供借鉴与参考。
2010年01期 No.127 106-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杨岸颖;
重庆方言中的"倒"可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也可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也可表示动作的方式和结果,用法很多,是重庆方言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重庆方言的"倒"可和普通话中的"着"字作比较。
2010年01期 No.127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0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 ] - 林书舟;
善意的谎言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人际交往。善意的谎言也是一项语用策略,它涉及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等理论。在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王熙凤十分精于使用善意的谎言。通过分析王熙凤对善意谎言的使用,能更好地发掘其内在性格。笔者通过对出现在文学作品《红楼梦》前八十回中王熙凤所用的善意谎言进行分析,以期从语用学角度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人物。
2010年01期 No.127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陈法宝;周心红;
英语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作为一种主导性语言,成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方便了各国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它充当了新时期"文化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工具,对输入国的语言和文化产生威胁。面对这迅猛而来的冲击,我们应该积极迎接挑战,让汉语及其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010年01期 No.127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杨瑶;
隐喻,作为构建和表达新概念的一种重要的思维认知方式,在人们进行思维和叙述的过程中起中心作用。情感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借助于空间方位和有形的实体或人体本身来表达抽象复杂的情感概念。本文以人类的基本情感"悲"、"喜"的隐喻表达为研究对象,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认知在共性和个性差异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和论述。
2010年01期 No.127 118-119+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李娅红;
视觉模态隐喻在卡明斯视觉诗的意义构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源语与目的语的翻译转换过程中,视觉模态隐喻的翻译是视觉诗翻译的重中之重。"形美"的翻译凸显充当了由原作到译作意义构建媒介,它们实现了以形传神的翻译模式。因此,对视觉模态隐喻的翻译应采取"形美"的翻译凸显策略。
2010年01期 No.127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袁翠;
2008年的网络世界,一个怀旧、新奇而又备受褒贬的名词"山寨"不胫而走。从最初的"山寨手机"、"山寨明星"到"山寨百家讲坛"等,"山寨"一词不仅逐渐流行,而且涵义不断扩大。本文首先对"山寨"一词的社会文化内涵进行解析,然后对其及其族词进行英译探讨。
2010年01期 No.127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奕华;
针对目前多数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现状和课程地位,对语言学课程进行重新定位。提出了传统的"传授型"教学和现代的"探究性"学习结合教学模式,重点阐述了"探究性"学习的步骤和方法,旨在提高语言学教学的科学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010年01期 No.127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梁多亮;
<正>《遥远的情歌》是李新勇以情歌为载体演绎的一段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生于青藏高原东南沿横断山脉安宁河畔的李新勇,以这片热土的山水人情、民风习俗、社会变迁的许多动人故事作为他的创作源泉,立志用爱与真诚铸造人性的光辉。
2010年01期 No.127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梁昱庆;
建立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国家的民主国家制度和政治体制,是毛泽东追求的政治目标和政治理想。毛泽东以其为理论指导,进行了国民参政会、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创立新中国三大民主政治制度等一系列政治实践,对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2010年01期 No.12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常崇宜;
本文对新兴的时间学说作了简略概述,介绍了古今中外哲学家、科学家、神学家的时间观,包括时间的概念、性质、分类等。并针对我国白领阶层(主要指大学教师及公务人员)如何管理、应用时间,做到事业前进与生活幸福的平衡,作了论述。
2010年01期 No.127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王蕾;
《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是清末政治博弈的结果,是行将灭亡的清政府在所谓"预备立宪"期间颁布的一个法律性文件,它反映了民主宪政的时代潮流,其所构建的宪法框架以及所体现的宪法精神,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2010年01期 No.127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张旭光;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国社会发展对现代性诉求的必然反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是最高意义上的现代性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双重文化意义,既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具体化,又代表了中国文化现代性的方向。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蕴涵着建构新的现代性的价值诉求。马克思在中国迅速传播并中国化是中国近代历史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必然选择,是中国思想文化的逻辑发展。
2010年01期 No.127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张晓霞;
认识社区的生态特征,按照生态规律管理社区生态,用生态化的管理促进社区生态的优化,是社区管理的重要任务。我们理所当然地提倡生活方式的生态化,同时以生态学的眼光关注社区的生态问题,使社区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达到充分和谐。
2010年01期 No.127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