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5, 04, No.220 12-17
内容缺乏原创性:AIGC的学术知识生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网络空间的秩序、冲突与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4&ZD291)
邮箱(Email):
DOI:
摘要:

近些年,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类的知识生产和信息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学术界对AIGC的相关研究发现,AI丰富了人类知识生产的方式,尤其是推动了三阶知识的生产;然而,AIGC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其知识内容缺乏原创性和洞见力,无法在整体上拓宽人类的认知边界。AIGC在学术界的使用,虽然有利于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但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本已严峻的科研诚信问题。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s presented new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human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By reviewing the existing academic research on AIGC, it has been found that AI has enriched the way of human knowledge production, particularly in promoting the production of third-order knowledge. However, an unavoidable issue for AIGC is the lack of originality and insight in its knowledge content, which prevents it from expanding the overall boundaries of human cognition.Although the use of AIGC in academia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t further exacerbates the existing severe issues of research integrity in our country.

参考文献

(1)黄阳坤、陈昌凤:《“众智连接”的愿望与“硅谷寡头”的隐忧:ChatGPT的知识功能与人类知识的危机》,《现代出版》2023年第6期,第10-18页。

(2)肖峰:《何种生成?能否创造?——ChatGPT的附魅与祛魅》,2023年3月7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9695 61675 8272548&wfr=spider&for=pc。

(1)孙正聿:《怎样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知识生产的理论思维》,《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第24-26页。

(2)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年,第341-353页。

(3)伯格、卢克曼:《现实的社会建构:知识社会学论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45页。

(4)刘智峰、吴亚平、王继民:《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对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影响》,《情报杂志》2023年第7期,第123页。

(5)姜华:《从辛弃疾到GPT:人工智能对人类知识生产格局的重塑及其效应》,《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第135-145页。

(6)姜华:《从辛弃疾到GPT:人工智能对人类知识生产格局的重塑及其效应》,《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第135-145页。

(7)方师师、郑亚楠:《计算知识:人工智能参与知识生产的逻辑与反思》,《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12期,第40页。

(8)杜华、顾小清:《人工智能时代的知识观审思》,《中国远程教育》2022年第10期,第1-9页。

(9)李德毅、于剑:《人工智能导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第23-26页。

(10)邓建国:《概率与反馈:ChatGPT的智能原理与人际内容共创》,《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第86-93页。

(1)Jo Marchant,“Powerful Antibiotics Discovered Using AI”,2020年2月20日,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1u7v0tf05plt08m09j6008509p719658&site=xueshu_se。

(2)Geoffrey M.Currie,"Academic integrity and artficial intelligence:is ChatGPT hype,hero or heresy?,"Seminars in Nuclear Medicine,No.5,2023,pp.719-730。

(3)Aidan Toner-Rodgers,"Artificial Intelligence,Scientific Discovery,and Product Innovation”,2024年12月7日,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7144099.html。

(4)王树义、张庆薇、张晋:《AIGC时代的科研工作流:协同于AI赋能视角下的数字学术工具应用及其未来》,《图书情报知识》2023年第5期,第28-38页。

(5)储节旺、杜秀秀:《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科研知识生产研究述评》,《大学图书馆学报》2024年第3期,第108-116页。

(6)王正超:《AIGC介入科研知识生产:风险表征、逻辑解构与责任重构》,《情报工作资料》2025年第1期,第57-67页。

(7)游俊哲:《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科研场景中的应用风险与控制措施》,《情报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6期,第24-32页。

(1)王正超:《AIGC介入科研知识生产:风险表征、逻辑解构与责任重构》,《情报工作资料》2025年第1期,第57-67页。

(2)邓建国:《概率与反馈:ChatGPT的智能原理与人机内容共创》,《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第86-93页。

(3)李大强、许双:《ChatGPT会说话吗?——AI、心灵与语言》,《社会科学战线》2023年第5期,第48页。

(4)Noam Chomsky,"The False Promise Of ChatGPT,” 2023年3月8日,https://www.nytimes.com/2023/03/08/opinion/noam-chom sky-chatgpt-ai.html。

(5)《被指用AI学术造假,中国学生遭麻省理工退学》,2025年1月9日,https://www.toutiao.com/w/1820761376691392/。

(6)Van Noorden R,"Hundreds of gibberish papers still lurk in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Nature,No.594,2021,pp.160-161.

(1)Geoffrey M.Currie,"Academic integrity and artficial intelligence:is ChatGPT hype,hero or heresy?,"Seminars in Nuclear Medicine,No.5,2023,pp.719-730.

(2)Graham Kendall and Jaime A.Teixerira da Silva,"Risks of abuse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like ChatGPT,in scientific publishing:Authorship,predatory publishing,and paper mills,"Learned Publishing,No.1,2024,pp.55-62.

(3)程思凡:《ChatGPT知识生产框架、技术迷思与未来演进》,《当代传播》2023年第6期,第60-64页。

(4)游俊哲:《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科研场景中的应用风险与控制措施》,《情报理论与实践》2023年第6期,第24-32页。

(5)王正超:《AIGC介入科研知识生产:风险表征、逻辑解构与责任重构》,《情报工作资料》2025年第1期,第57-67页。

(6)田贤鹏、肖智琦:《生成式AI赋能研究生科研写作的学术伦理与风险防控》,《现代教育技术》2024年第8期,第23-31页。

(7)H.Holden Thorp,"ChatGPT is fun,but not an author,"Science,No.6630,2023,pp.313.

(8)中国历史研究院:《关于规范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使用的启示》,2025年2月28日,https://news.qq.com/rain/a/20250228A08RJ500?refer=cp_1009&scene=qqsearch。

(9)当代青年研究编辑部:《<当代青年研究>关于AI工具使用启示》,2025年3月28日,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747189812&ver=5989&signature=JMGnDlcS60RucbB3RmluTQWh lxzqLxUyg96WeeuWbwCrwDx5dLFpb5NvRBymimer1Ucam7J5GuXJxO4bQJxwTmogar0T6BWuYT40Hpepw7B-1HrgGh6dPfe318R4Yy5b&new=1。

(1)傅翠晓、钱省三、陈劲杰等:《知识生产研究综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第2期,第155-160页。

(2)孙正聿:《怎样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知识生产的理论思维》,《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第24-26页。

(3)邓正来:《学术自主性问题:反思和推进——<学术自主性: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自序》,《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11期,第39-40页。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G302;TP18

引用信息:

[1]刘宇,李小艺.内容缺乏原创性:AIGC的学术知识生产[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No.220(04):12-17.

基金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网络空间的秩序、冲突与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4&ZD291)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